有很多的朋友想了解簡單好用的
文件夾加密方法,在這里為了方便大家,武漢智融科技列出了幾項給大家進行參考:
第一種方法:
(一)建立打不開刪不掉的文件夾:(簡單實用)
1、進入CMD 模式(命令提示符),在“運行”中輸入CMD后回車。
2、在CMD模式下,使用CMD 命令建立文件夾,鍵入“md e:\news\”,注意引號里有二個點哦,回車?,F在看到在E 盤下有news.命名的文件了。
3、試著雙擊打開看看?或是在運行里打開?怎么樣?都提示錯誤吧?就是刪除也照樣提示錯誤,用卡卡文件粉碎也不行。沒有人能打開了吧?
4、往里面存放自己秘密文件吧。正常打開方法:在運行里輸入“e:\news\”回車就可以打開,之后操作跟普通文件夾是一樣的。(包括圖片、文字,有些可能打不開,需要復制到其它地方才能正常打開)
5、要刪除這個文件夾,在CMD模式下使用RD命令即可。“rd e:\news\”,輸入引號里的內容,回車,該文件夾就能刪除。(必須在第4點打開的情況下,先用平常刪除方法清空文件夾里面的文件后,才進行第5點操作,也就是說,必須刪除全部內容后,才能刪除掉該文件夾)
溫馨提示:上述方法我反復操作,均能正常進行,如不行的可能是沒按步驟進行。為減少失誤,建議上述引號中的英文字母用復制、粘貼的方法。除了建在E盤外,也可建在其它盤。
第二種方法:文件隱藏技巧三則
1、最簡單的方法
右擊想要隱藏的文件或文件夾,在彈出的菜單中選取“屬性”,然后在屬性窗口的復選框中選中“隱藏”。接著在“我的電腦”或“資源管理器”中選取“查看”,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文件夾選項”,在“文件夾選項”窗口里點選“查看”標簽,在“高級設置”欄的中“隱藏文件”一項中點選“不顯示隱藏文件”或點選“不顯示隱藏文件或系統文件”,之后單擊“確定”即可。當自己想用的時候,只要在上述的“文件夾選項”窗口中設成“顯示所有文件”就行了。當然,由于方法簡單,其保密性也不高。
2、警告信息法
一般Windows系統的文件夾里都有folder.htt和desktop.ini這兩個文件,訪問此文件夾時的警告信息就是由這兩個文件產生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兩個文件拷到我們自己的文件夾里,然后把文件夾的屬性設為只讀。訪問一下看看,怎么樣?有警告信息了吧?沒有的話,在“文件夾選項”里選擇“Wed風格”。如果想改變提示信息,那得先弄明白提示信息是怎么來的,folder.htt實際上是一個HTML文件,desktop.ini的作用是使窗口顯示folder.htt中的內容。如果想改變提示信息的話,只要改一下folder.htt里的內容就行了。用記事本或制作網頁的軟件打開這個文件,找到varL-Intro-Text這一行,這行是警告信息,只要符合HTML語法寫些什么都行。下面的varL-Prompt1-Text是進入文件夾的鏈接,如果你懂javascript的話,就可盡情發揮了!繼續向下看,快到結尾的地方有這樣一行:這是你看到的圖片的鏈接,當然也可以自己修改。把自己喜歡的圖片拷到這個文件里,例如temp.jpg。然后把%TEMPLATEDIR%wvlogo.gif改成%THISDIRPATH%emp.jpg。這樣窗口右半部就顯示你指定的圖片了。只是這種方法“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因而保密性亦不高,這時可以參考下一種方法。
3、文件夾隱藏法
既然我們能改變警告信息,我們就可以把它改得和一個空文件夾一模一樣,再把文件夾改成一個奇怪的名字,放在一個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即使有人誤打誤撞進入了文件夾,也不會想到這個文件夾不是空的。
具體做法很簡單,把varL-Prompt-Text這一行的值改為“選定項目可以查看其說明。”然后把varL-Intro-Text清空。再找個繪圖軟件創建一個只有一個像素大的圖片,替換掉第三步中的temp.jpg就行了。訪問一下看看吧,是不是和空文件夾一樣?你自己想訪問它的時候,可以把文件夾的只讀屬性去掉。這個方法也不是萬無一失的,不信的話,你在窗口的地址欄里加一個“”看看,哈!露餡了吧!想做到萬無一失,且看下招。在此文件夾下新建一個文件夾,把緊要的文件放到文件夾下。再把這個文件夾和那個temp.jpg的屬性都改成隱藏。再加個“”試試,沒有剛才的現象了吧。這種方法雖然*作效為麻煩,但保密性較高!
第三種最高效簡單的文件夾加密方法;
說到加密文件夾,有很多常常我們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的加密軟件,對此小編不得不提醒各位,越簡單的 加密軟件漏洞卻是最大的,給我們會造成很大的安全損失,所以為了避免重要資料的丟失,這里武漢智 融科技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和科學測試研發了一款完全透明化的辦公加密軟件,在不影響正常的辦公環境 下,不需要做任何復雜的密碼手法,只需要下載安裝后即可實現自動加解密的功能,簡單操作,方便辦公 。

本文鏈接:http://www.bj-meiling.com/a/jiamijishu/wenjianjiajiamiruanjian2015051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