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調查提供1到10的評分級別,而受訪者認為管理密鑰或證書的風險和成本至少是7,并認為造成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密鑰歸屬權的不確定性。
是這項調查的贊助商,該公司的品牌戰略副總裁理查德·莫德斯表示,“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加密的安全性實際上是依賴密鑰實現的。人們用來加密數據的算法大同小異,因此確保安全性的關鍵是密鑰。”
然而,隨著各個組織開始更多地使用加密,這同時生成了更多密鑰,密鑰的種類也變得繁雜起來。
“在一些公司里,可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密鑰。每天你都會生成更多的密鑰,而它們都需要管控。如果攻擊者拿到了密鑰,也就得到了數據的訪問權限。而且如果密鑰丟失,公司自己也就沒辦法訪問這些數據了。”
其它造成密鑰管理困難的因素還包括:系統分散而孤立、缺少業務熟練的工作人員,以及使用不恰當的管理工具。而且,現今的密鑰管理比以往更加困難。
將密鑰管理困難程度評為更高分數的人群規模比去年有所增加。”
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加密正變得愈發無處不在,新接觸密鑰與證書管理的產業和公司正在大量涌入。
這項年度調查已經進行到第十年了,不使用加密策略的公司市場份額已經從2005年的38%降到了今天的15%。與此同時,一貫性地使用加密策略的公司的市場占比從15%升至36%。
去年升幅最大的兩個行業是醫療和零售,這兩個領域都受到了大規模的數據泄露攻擊。在醫療與制藥行業,廣泛使用加密的公司份額從31%上升到40%。在零售行業則由21%升到了26%。不過,在調查歷史上第一次,加密領域投入占IT預算的份額有所下滑。在2005到2013年之間,該數字從9.7%穩步提升至18.2%,然而卻在去年的報告中下降到了15.7%。
對于加密領域而言,最大的驅動者是合規性,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加密的原因是隱私或數據安全法規及要求。只有9%的受訪者認為,避免在數據泄露發生后遭到公開曝光是使用加密的一個驅動因素。
在一些國家,由于數據保管方面的要求,官方只允許受保護數據在被加密的狀態下離開國界。然而這一推動因素甚至沒有登上調查排行榜。
莫德斯表示,“它在動機調查結果中的排名并沒有你想像得高。但數據保管是一個增長中的推動因素,我認為它在未來會成為主要推動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