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發達國家的慣例:當國家溯源政策明朗、行業標準具體、技術服務穩定、運營模式成熟之時,就是全國溯源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之日。屆時,生產、流通、經營型企業,將全面建成溯源體系,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問題產品可追回的上下游信息互通、萬物互鏈的產品質量監管信息系統。
1大型企業自建追溯體系
自建追溯體系需要企業支付技術團隊的開發成本和系統維護成本,前后一般需要數百萬元的開發投入。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他們產量高、銷量大,對防偽溯源碼的需求量自然也多,相比之下,自建溯源體系會更節約綜合成本。
以我國的乳品行業為例,南京的衛崗巴氏奶年銷量在160億瓶,蒙牛特侖蘇高端乳飲單品年銷量也在21億盒,伊利金典系列年銷量也高達39億盒,這些大型的乳品企業每天的產量都在1000萬件以上,如果采用第三方溯源機構提供的二維碼標簽追溯,每年將投入數千萬元的溯源成本,顯然自建追溯體系,會使得綜合成本更加可控!從產量這個維度來說,每天單品產量在百萬件以上的企業,大多自建追溯體系,開展一品一碼的防偽追溯。
自建追溯體系雖然在經濟成本上是得到了控制,由于缺少第三方的監管,有些不誠信企業會私自篡改后臺數據,這讓溯源形同虛設,并沒有起到讓消費者增加信任、促進品牌美譽度的效果。所以,市場上選擇自建追溯體系的一般是產量大的龍頭企業。
2中小企業優選溯源機構的標準
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已超過7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已成為我國經濟成長的支撐力量和社會就業的主要渠道。但是,在許多行業,中小微企業生產規?;?、集約化程度不高,可用資金、生產流程改造能力都有限,自己去建設信息采集跟蹤系統、部署追溯體系并不現實,選擇溯源服務才是首選。那么,入駐第三方溯源平臺需要考量哪些標準呢?
【1】機構權威性
消費者應該是溯源功能最大規模的使用群體,無論選擇怎樣的溯源服務,都需要消費者接受和使用,才能發揮
追溯系統的價值,否則溯源機制只能是形同虛設。所以企業在選擇溯源服務時,首要考量標準就是平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由于溯源服務快速發展只有短短兩年時間,國家還沒有行業的監管準入和違規懲戒機制,就我國當前723家在冊防偽溯源機構而言,其中絕大部分是小型的科技公司。他們為了吸引客戶,慣用低價策略,用劣質的溯源標簽以次充好,用高風險的數據服務器來敷衍企業,甚至有些溯源科技公司幾個月就倒閉了,與之合作的溯源企業只能自認倒霉。
擁有高品質產品的企業和權威平臺合作那是必然,因為與權威平臺合作,就意味著企業產品又多了一個權威的、有影響力的第三方監督平臺的認同和背書;入駐權威平臺,以“傍大款”的品牌戰略,加快品牌的傳播,縮短品牌建設的周期,節約品牌推廣的資金投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2】全程溯源+全網營銷
溯源的理念和技術發源于歐洲,自2004年我國在出口歐盟的食品企業推行溯源體系建設以來,經過10多年的研發和迭代,技術水平已經與國際接軌,產品全程溯源技術已比較成熟。誠然,在眾多的溯源科技公司里,技術水平也是良莠不齊。企業應盡量選擇國家級的服務機構,其技術要比普通科技公司更標準和規范,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會更高,能夠實實在在實現產品質量管理和安全保障。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資金、品牌、技術、渠道、人才等資源。如果僅從企業的現金流轉來看,采購、研發、人力等都是花錢的環節,只有銷售才能回籠資金。所以,當前國內好的溯源服務,都會在溯源的基礎上,集成企業簡介、品牌防偽、溯源之旅、積分營銷、電子商務、線下展銷等營銷模塊,為企業整合優質渠道,強勢拉動銷量。
【3】增值服務
好的溯源平臺除了能夠提振企業產品銷量,還要具有強大的資源整合的能力,為溯源企業提供資本金融、認證認可、品牌傳播、誠信背書、資源整合、營銷策劃等增值服務。
【4】簡易實用
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消費者,溯源對接和使用都要簡易可行,具有實用性,對企業現有的生產流程盡量采取最小的改變、讓消費者最方便的查詢,這樣才能取得實效。